在了解了生命起源的真相和宇宙的无限性之后,本章将谈一谈与此相关的哲学观:唯物论——并且是彻底的唯物论。
唯物论早已为人们所知,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一直到今天也仍然争论不休。本文不是要见个高下,论个高低,而是要在唯物论的基础上,更多的阐释一些概念,从而形成“彻底的唯物论”。
中国古代的优秀传统文化中就已经有唯物主义思想,“道法自然”就是体现。而且对比对中国文化影响深远的道儒释思想与基督教、犹太教、伊斯兰教等,一个很独特的鲜明的对比就是,道儒释皆主张:通过提升自己,人人皆可成仙,人人皆可成圣,人人皆可成佛。没有那种人与神之间不可逾越的鸿沟,这三者互相融合,赋予了中华文化更高的精神追求和与众不同的特征。
为什么要提一下这一点?就是因为有神论通常会自然而然的导向神秘主义、不可知论和唯心主义。为什么会“我心光明”呢?就是因为自己用一套理论——无论是否符合客观现实,认为体察到了正道,自身作为道的显化,坐得正,行得端,所做所为“知行合一”,是在“替天行道”,故而心生光明。然而这并非唯心者的专利,唯物论者通过认识客观世界,认识和体会无限,与无限合一,运用规律以改造世界,造福人类,也可以“我心光明”,这便是唯物者们的“道”。二者在个人体验和感觉上来说,并无二致。
宇宙是客观存在的实体,它包罗万象,无边无际,无始无终,一切具体的、抽象的、有形的、无形的、有名的、无名的、被观察到的和未被观察到的,都是物。物只有对其认识与理解程度的不同,其本质是一致的。宇宙本身不增不减,一切都是物质和能量的转化,也可以说是“道”或“空”的不同显化。由此可以说,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本身也是物,可以被感知,被认识,被运用,进而也可以说,精神、思想、能量皆是物。万物皆物。毛主席说“哲学就是认识论,没有别的。”,这句极为精炼的概括真是精辟,什么样的认识,就会形成什么样的哲学,产生什么样的行为后果,这本身又是一种因果。万物皆物就是彻底的唯物论的核心。
科学的发展不断地揭开人们之前所不能理解的事物的秘密,很多过去看起来神奇的事物变得一点也不神奇。随着科学的进一步发展,未来会有更多的事物变得稀松平常。如今的人类在古代个个都是具有神通的神人,拿起一个小手机,就能与远在天边的人视频通话,简直是千里眼和顺风耳,可以使用飞行载具从天而降,可以不用火就照亮黑夜,甚至可以某种程度上预测天气,简直是神通广大!然而我们却并不会把这当成什么神通,因为我们明白这其中的科学道理,就算不知道具体原理,也知道是科技的成果与功劳。
前面已经提到,生命是创造出来的,但创造生命的并不是传统中所理解的那种超自然的“神”和“上帝”。就地球现存生命来说,创造我们的是一群外星科学家和艺术家们,伏羲和女娲也都是他们中的一员,他们创造生命的方式也是科学手段。只是在古人的眼中无法理解,把他们错当成了超自然的神。在我们的创造者们创造现存的地球生命之前,地球上也存在过更久远的生命创造活动,只不过都早已灭亡了,并且从化石和遗迹中也能说明,那些更久远的生命创造者,其水平要比我们的创造者们差得多。
宇宙中没有神,同样也没有灵魂,这一点在讯息中也已经说明了,他们在创造生命时并没有使用“灵魂”这一元素。人死后如果不用科学手段进行再创造,就将回归无限之中。如果把“灵魂”的概念理解为精神与思想,则是另一回事。
人们传统观念中的“灵魂”,是和意识绑定在一起的。正是因为意识如此独特和富有魅力,让人们认为是因为有“灵魂”,所以才产生了意识。由此可见,要解开“灵魂”的奥秘,就必须知晓大脑的工作原理,要明白意识是如何产生的。当人类掌握了这一科学真相,“灵魂”也就并不神秘了。现在让我们以如今的科技来看一看传统观念中的“灵魂”。
图灵测试是英国电脑科学家艾伦·图灵于1950年提出的思想实验 ,目的是测试机器能否表现出与人一样的智力水准。
如果一个人甲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对另一个人乙和另一台机器作出提问,如果甲分辨不出答案是由乙作出的,还是由机器作出的,则认为机器通过了图灵测试。
2022年11月30日,ChatGPT正式推出,它是一款聊天机器人程序,能够基于在预训练阶段所见的模式和统计规律生成回答,还能根据聊天的上下文进行互动,真正像人类一样来聊天交流。2025年1月25日,由中国深度求索公司研发的DeepSeek-R1正式推出,并完全开源,它拥有卓越的性能,其采用的大规模强化学习技术成本价格低廉,但其能力却达到了世界一流水平,一经面世,便技惊四座,火爆全球。许多人在与它进行交流后,认为它在许多方面都表现像个有思想有才华的人一样,甚至连诗词歌赋也是信手拈来。
如今随着人工智能的发展,尤其是ChatGPT、DeepSeek等人机交互系统的应用,机器比很多人都更擅长聊天和写作,甚至可以比你周围的人能更懂你的心,从而说一些知心的话让你开心。可以预见,这样的系统还会更进一步的发展,如果你不知道是人工智能系统的话,你肯定会把它当成一个知心朋友。那试问这样的智能系统有意识吗?如果有,那它也有灵魂吗?如果没有,那对“意识”的定义又是如何呢?为什么在同样的表现,甚至是更好表现的情况下,比人表现更优秀的反而没有“意识”了呢?
当我们简单了解一些ChatGPT的原理后,就会发现它相比之前的系统,主要就是使用了“自注意力机制”,简单来说就是减少了胡思乱想,然后整个系统就表现出来了巨大的飞跃。它本身并不知道自己在“想”什么,只是在进行猜测,并将猜测的结果组合出来。如果说通过进行有关联性的“猜测”都已经能与人进行很多场景下的正常交流,那人类的“意识”的特殊性又体现在哪里?
2024年5月,在神经科学领域里,一场“划时代”的突破正在悄然发生。美国哈佛大学研究团队与谷歌的科学家们合作,成功地对1立方毫米(约一个芝麻粒大小)的脑组织进行纳米级建模,绘制了一张迄今最精细的人脑三维“地图”。通过这些图像,研究团队构建了一个包含约5.7万个细胞、230毫米血管和1.5亿个突触连接的3D模型。
该图谱揭示了以前未见过的细胞特征,例如一些神经元之间形成多达50个突触的连接,还有一些神经元的轴突形成了复杂的螺旋结构。这些发现可能会为理解大脑如何处理信息和存储记忆提供新的线索。尽管该图谱只展现了大脑的一小部分,但它为研究人类大脑提供了宝贵的资源,通过深入分析这一数据集可以进一步揭示大脑的微观结构和功能。
传统灵魂问题的背后其实是不可知论。但好在科学家们不会止步,仍在认识大脑、发展人工智能和生物科技等领域不断精进。脑机接口技术已经得到应用,证明人的意识和想法并不是什么不可捉摸的东西。随着科学家们在人脑和意识相关的问题上取得更深层更全面的成果,以及人工合成生命的进步,灵魂问题也就不再是个问题了。未来我们也能在虚拟世界中制造一个完全按自己想法运转的空间,完全身临其境般地尽情畅游和体验,但这毕竟是虚幻的,正如讯息中所说,我们最好能分清什么是真实,什么又是虚幻。未来会有一天,知识不再需要辛苦的学习,可以直接以化学物质的方式注入,就像是把数据从服务器下载到自己的电脑中一样。我们将有更多的时间去体验人生的乐趣,感悟人生的智慧,过一个快乐而又有自己意义的一生。
因为没有传统观念中的神和灵魂,也就没有传统观念中的地狱。而人类如果互相争斗残杀不止,那就会出现真正的人间炼狱。因果不空,我们将生活在天堂一般还是炼狱一般的世界中,将取决于人类的选择。大到世界如此,小到个人亦如此。“头上三尺有神明”,此言不虚,创造者们的超级计算机系统一直在监察和记录着我们每个人的所思所想,所做所为。无论是在现世还是未来,又或是人死之时的盖棺论定,审判是不会缺席的,这点在讯息中也有讲述。
“物质不灭,不过粉碎罢了”。对我们每个人来说,组成我们身体的物质来自于无限,死后又归于无限之中。“尘归尘,土归土。”如果不经科学方法再创造,便如脚下的尘土一样归于无限循环之中。过去已逝去的人们的一部分又组成了当下的我们。“轮回”是佛教中重要的概念,在其他宗教中少见。对此讯息中阐释的很好,摘录如下:
佛教阐释,人死时其灵魂须时时惕励,脱离诸魔,否则将“再度投胎转世,堕入轮回深渊。换言之,如能摆脱诸魔的纠缠即能脱离六道轮回的苦境,经由了悟而抵达极乐世界。
事实上,这真是个绝妙的说法,但它并不是针对个人而言,而针对的是人类整体。每当人类在抉择时,都应抵抗使其坠入轮回的诸魔。那些恶魔是指,令人类自相残杀和破坏自然环境的好斗性,经由开悟而登上极乐净土乃指,迈入黄金时代的文明世界。到那时,科学随时为人类提供便捷的服务,由此建设成一个'人间乐园’,在那里,依靠科技能使聋人耳聪,盲人目明。
如人类不能充分地谨防诸恶,便会再度坠入因果循环的轮回中,一切自原始时代重新开始:从一个充满敌对的遭受着诸种业障的险恶世界,再度逐步朝向一个较文明的世界进化。
术数、奇门、占卜、命理、风水等等,因为可能涉及到数学、磁场、能量转换等等,可以理解为是对一定的自然和社会规律的总结和应用,有其一定的道理,但并不是说这些东西是科学所不能解释的,只是我们如今的科学水平还没有达到足够的程度去认清这些东西背后的真相。这些玄学领域也各有其理论体系和方式方法,这恰恰说明是有迹可循的,否则便又成为了另一种不可知论。随着科技进步,这些东西背后的真相和原理也会得到科学的认识。况又有“占卜是问鬼神”之说,也可以理解成是访问“神”的大型计算机系统,得到了一个推算的结果,而要从中推断出一些准确的信息,跟这个结果本身的准确性以及做推断的人的水平也都很有关系。
再者“善易者不卜”、“境随心转”也说明人的主观能动性可以影响客观世界,产生不一样的结果。很多执迷于玄学的人其实已经被困在自己的认识里了,他们遇事则占,好像知道了什么,却又一无所知。
我们的人体是创造者们最为精心的创造,确实有许多我们不太明了的功能,但我们的创造者们对此了如指掌,正如讯息中所言,钟表匠对钟表的结构和作用是最为了解的,所以一些特异功能和心灵感应等现象的背后其实还是科学。
讯息中创造者们还说到:即使如今的人类科技已经能理解很多科学真相,但如果他们愿意的话,他们所展示的科技仍将会让人类感到不可思议,即使是人类最顶尖的科学家们也会把他们当成“上帝”一样崇拜,但创造者们自己知道,他们并不是所谓的“上帝”,他们也并不想当那样的虚幻的并不存在的“上帝”。我们如今的很多科技成果,在古人眼里就是玄妙和不可思议的。
是否因为没有神,也没有灵魂和个人的轮回,从而像敬神、祭祖等之类的仪式和活动就变得毫无意义了呢?不是的。这类活动在精神延续与文化传承等抽象物质层面产生了巨大的作用,影响着当下和后世的人们,但这不是说我们应该大兴此类活动,在能达到目的的情况下,这些仪式与活动宜从简进行,从而避免不必要的资源浪费。在历史长河中形成的各种精神与文化,也需要去伪存真,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合于大道,适应发展。不是说把神像和佛像造得越是高大庄严、鎏金溢彩就越是更好地去敬神拜佛了,完全不是,学习他们的智慧,让自己的认知与实践向他们看齐,乃至超越,才是真正地最好的敬神拜佛的方式。
总之,我们持有的是坚定的、彻底的唯物论和科学观。不能因为目前的科学还没有达到理解一些事物的程度,就倒向不可知论。认识无限,体会无限,与无限合一,提升自身的意识层次,运用客观规律以造福社会及世界。对于唯心主义者,仍然相信存在超自然的神和灵魂的人等等,我们是理解和尊重的,并祝他们达到自己精神的高度和谐与快乐。
不过正如前面说到的轮回一样,什么样的认识就有什么样的行为和结果,这对人类社会来说更是如此,不可不慎重选择。